1992-2021年实验室专利授权清单
序号 | 专利名称 | 完成人 | 授权号 | 授权时间 |
341 | 一种中性突变体搭桥的植物自发突变基因的快速定位和克隆方法 | 邢永忠,胡伟,周天浩 | ZL201910518813.2 | 2021-10-22 |
340 | GY3基因在控制水稻每穗颖花和单株产量中的应用 | 邢永忠,吴比,毛东海 | ZL201910195096.4 | 2021-02-02 |
339 | 一种调控水稻开花期和水稻每穗颖花数的产量基因OsAFB6及应用 | 邢永忠,何芹 | ZL201710298063.3 | 2021-09-07 |
338 | 一种控制谷粒大小和粒重基因SNG1的应用 | 何予卿,云鹏,李一博 | ZL20171155158.6 | 2021-07-09 |
337 | 超长粒水稻的培育方法 | 何予卿,周浩,夏朵,张庆路,高冠军 | ZL2010206586.5 | 2021-07-09 |
336 | 一种分离自水稻WZ1中的GL1基因及其在增加水稻粒长中的应用 | 李一博,张德建,张春玉 | ZL202010223409.5 | 2021-05-11 |
335 | 水稻粒宽和粒重基因GW5.1的克隆与应用 | 李一博,樊亚伟 | ZL202010244075.X | 2021-03-16 |
334 | 一种快速、高通量定位和克隆植物QTL基因的RapMap方法 | 李一博,张俊成,张德建,李翠翠,许鹏坤,李威,苏小敏,孙琪,李星星,宋盈盈,樊亚伟 | 202010256016.4(PCT/2020/083758) | 2021-03-12 |
333 | OsSEC3B基因在调控水稻抗旱性中的应用 | 熊立仲,叶莹,肖本泽 | ZL202011404655.7 | 2021-09-07 |
332 | OsNMCP1基因在控制水稻耐旱中的应用 | 熊立仲,杨君 | ZL2018101860720.3 | 2021-02-12 |
331 | OsREP4基因在控制水稻抗旱性中的应用 | 熊立仲,李晓凯 | ZL201710508686.9 | 2021-01-12 |
330 | OsLUT1基因在调控水稻光保护中 的应用 |
王功伟,刘畅 | ZL201811528018.3 | 2021-05-25 |
329 | OsLUT2基因在水稻光保护中的应 用 |
王功伟,刘畅 | ZL201711302425.8 | 2021-0223 |
328 | OsGBP1基因在调控水稻开花及粒型中的应用 | 余四斌,龚蓉 | ZL201711481149.6 | 2021-02-09 |
327 | 一种水稻种子耐贮藏性基因sd1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 | 余四斌,田莉,袁志阳,凡凯 | ZL201910629321.0 | 2021-02-09 |
326 | 水稻耐冷基因qSCT1及其应用 | 余四斌,凡凯,袁志阳,王电文,田莉 | ZL201910739520.7 | 2021-03-09 |
325 | OsGBP3基因在调控水稻株高、粒型及千粒重中的应用 | 余四斌,龚蓉 | ZL201711481146.2 | 2021-03-23 |
324 | 水稻FL1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 | 余四斌,袁志阳,凡凯,郑晓海,王鹏 | ZL201911311474.7 | 2021-07-23 |
323 | 蛋白激酶基因PMF1在调控水稻抽穗期和产量上的应用 | 吴昌银,彭强,刘涛 | ZL201910442799.2 | 2021-08-17 |
322 | Thr505位点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和获得敲除Thr505位点水稻的方法和应用 | 谢卡斌,李红,鄢文豪 | ZL202010632699.9 | 2021-11-19 |
321 | miR395基因及其调控位点与应用 | 王石平,袁猛,杨泽宇,惠述刚 | ZL201811077049.1 | 2021-07-30 |
320 | GGC2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其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 | 张启发,孙生远,欧阳亦聃 | ZL201710766116.X | 2021-02-02 |
319 | 一种威氏海链藻TwPEPC1基因及应用和培育高产水稻的方法 | 林拥军,陈太钰 |
ZL2020105734628 | 2021-11-26 |
318 | 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CRISPR/Cas9载体构建方法及应用 | 林拥军,黄维峰,周菲 | ZL2019112053093 | 2021-11-30 |
317 | 水稻DMNT和TMTT合成相关蛋白OsCYP92C2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林拥军,李威,周菲,李昌焱,叶恭银 |
ZL2019113320246 | 2021-07-16 |
316 | 一种无功能的OsC1基因及其应用 | 陈浩,郑婕,吴昊,周再会,林拥军 |
ZL2018103686092 | 2021-07-16 |
315 | 一种利用二化螟小RNA培育抗虫水稻的方法 | 陈浩,刘好桔,江山,申恩龙,林拥军 | ZL2016105967439 | 2021-07-16 |
314 | 二化螟生长发育相关蛋白ND及其编码基因、dsRNA干扰序列和应用 | 马伟华,金慧慧,李昌焱,陈浩,林拥军 | ZL2019107258479 | 2021-07-16 |
313 | 一种二化螟SDR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dsRNA及其扩增的引物对和应用 | 马伟华,孙亚杰,赵景,陈浩,林拥军 |
ZL2019104910051 | 2021-07-16 |
312 | 一种抗草甘膦植物EPSPS酶双突变体及其克隆、表达与应用 | 吴高兵,吴方,曾玉兰,林拥军,郭亮,阮丽芳 | ZL2019114229004 | 2021-04-06 |
311 | 一种草甘膦氧化酶突变体及其克隆、表达与应用 | 刘子铎,吴高兵,林拥军,郭一鸣 |
ZL2019108517574 | 2021-04-27 |
310 | 一种突变型草甘膦降解酶及其克隆、表达与应用 | 吴高兵,刘子铎,林拥军,郭一鸣 | ZL2019104286227 | 2021-01-01 |
309 | 一种抗草甘膦油菜的培育方法 | 周永明,李杰华,黄会斌,林拥军,刘子铎,范楚川,張椿雨 |
ZL2018105220082 | 2021-01-01 |
308 | 一种雄性不育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 马朝芝 | ZL201910083278.2 | 2021-05-07 |
307 | 一种简化的油菜杂交F1种子的制种方法 | 马朝芝 | ZL201810928957.0 | 2021-10-25 |
306 | 一种简化的油菜雄性不育杂交F1种子的生产方法 | 马朝芝 | ZL201810928989.0 | 2021-12-14 |
305 |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基因BnIND的功能及应用 | 范楚川,周永明,翟云孤,蔡胜利 | ZL201910218648.9 | 2021-05-28 |
304 | 与油菜叶片硫苷含量紧密相关的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周永明 刘晟 黄会斌 蔡光勤 赵青 范楚川 张椿雨 | ZL2019111422279 | 2021-05-08 |
303 | 一种甘蓝型油菜基因突变体PTG8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周永明, 黄会斌, 范楚川 | ZL201910536959 | 2021-01-15 |
302 | 一种棉花免疫激活剂及其应用 | 朱龙付,张献龙,苗玉焕 | ZL201810388685.X | 2021-05-07 |
301 | 一种常温或高温下花粉活性快速定量的方法及应用 | 闵玲,马益赞,张献龙 | ZL201910010240.2 | 2021-05-24 |
300 | 超表达GhCIPK6基因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可溶性糖积累 | 杨细燕,邓晋武,何良荣,张献龙 | ZL201811090438.8 | 2021-05-11 |
299 | GhTMT2基因在调节棉花中可溶性糖积累的应用 | 杨细燕,岳丹丹,邓晋武,张献龙 | ZL202010036151.8 | 2021-04-27 |
298 | 超表达GhCBL2基因在促进棉花叶片中可溶性糖积累的应用 | 杨细燕,申贤坤,邓晋武,张献龙 | ZL202010036135.9 | 2021-11-30 |
297 | 一种提高棉花再生及转化效率的方法及应用 | 金双侠,涂礼莉,张献龙 | ZL2015108336180 | 2021-01-26 |
296 | 一种棉花基因的编辑方法 | 金双侠,张献龙,王鹏程,张军,涂礼莉,梁思佳, 孙琳 | ZL2016111884024 | 2021-03-02 |
295 | 陆地棉基因组的精准高效编辑方法 | 金双侠,李健英,秦雷,孙琳,张献龙 | ZL2018115777177 | 2021-02-23 |
294 | 一种陆地棉基因组的精确高效编辑方法 | 金双侠,李波,芮杭萍,李亚军,王琼琼,张献龙 | ZL201910290886.0 | 2021-04-13 |
293 | 棉花恢复系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林忠旭,任高峰,李海平,高斌,张献龙 | ZL201910027112.9 | 2021-09-28 |
292 | 一种基于基因负向调控增加植物根瘤数量的方法 | 李霞,王利祥,胡阳阳,陈嘉欢 | ZL201910935366.0 | 2021-09-14 |
291 | 一种增加根瘤数目和促进根瘤发育的转基因植物培育方法 | 纪洪涛,李霞,何晴晴 | ZL201910288248.5 | 2021-08-31 |
290 | 一种提高植物组织中铁含量的方法 | 王志娟,邬馨莹,李霞 | ZL201910197787.8 | 2021-05-07 |
289 | 一种培育高结瘤固氮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 王幼宁,李沅芹,曹金山,李国纪,李霞 | ZL201910003815.8 | 2021-04-13 |
288 | 基于图像分析的多品种全生育期棉花生物量无损测量方法 | 段凌凤,杨万能,叶军立,冯慧,黄成龙,周风燃,熊立仲,陈国兴 | ZL201810193243.X | 2021-06-29 |
287 | 一种盆栽植物光合速率高通量测量机器人 | 宋鹏,杨万能,熊栋梁,冯慧,叶军立,黄成龙,段凌凤,张建 | ZL202010606348.0 | 2021-06-08 |
286 | 一种水稻植株及根系三维性状无损测量装置及方法 | 杨万能,叶军立,冯慧,翟瑞芳,段凌凤,黄成龙,宋鹏,陈国兴,熊立仲 | ZL202010713527.4 | 2021-06-22 |
285 | 烟叶病斑性状荧光动态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 冯慧,叶军立,杨万能,李峰,黄成龙,段凌凤,郑静山,陈国兴,熊立仲 | ZL201710859160.5 | 2021-11-23 |
284 | 一种简便有效的植物长片段in situ DLO Hi-C测序文库的构建方法 | 杨芳,孙永浩,林达,曹罡 | ZL202010362688.3 | 2021-09-07 |
283 | 一种利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基因分型的方法、试剂盒及应用 | 李林,李娟,李明珠,王席 | ZL202010523088.0 | 2021-08-31 |
282 | 基因GRMZM2G179981启动子在玉米苗期耐渍性筛选中的应用 | 邱法展,余锋,梁昆,唐开媛,黄菊 | ZL201811501495.0 | 2021-03-16 |
281 | 控制玉米穗长QTL位点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 邱法展,潘振远,张祖新,刘敏 | ZL201811561800.5 | 2021-0525 |
280 | 一种调控玉米叶表皮蜡质结构基因ZmCASPL2B2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 | 邱法展,潘振远,刘敏,谭增栋,肖姿仪 | ZL201910932773.6 | 2021-04-27 |
279 | 一种避免机械碾压的机收再生稻节本优质栽培方法 | 郑常,彭少兵,黄见良,王月超,孙亚婷 | ZL201910938077.6 | 2021-11-12 |
278 | 甘蓝型油菜中一个增强基因表达序列的鉴定及其应用 | 刘克德,王晶,石柳柳 | ZL201810881689.1 | 2021-12-03 |
277 | 一个控制油菜株型的基因、分子标记及应用 | 刘克德,李海涛,宋居荣,赵波 | ZL201711219717.5 | 2021-1123 |
276 | 控制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和粒重性状的基因qSLWA9的克隆与育种应用 | 刘克德,王晶,石柳柳,宋居容,王博 | ZL201810779899.X | 2021-07-13 |
275 | 基于深度学习和超像素分割的大田稻穗分割方法 | 段凌凤、杨万能、叶军立、王康、熊立仲、陈国兴 | ZL 2017 1 0446444.1 | 2020-05-08 |
274 | 基于机器视觉的盆栽水稻卷叶程度测量方法 | 段凌凤、杨万能、叶军立、周风燃、熊立仲、陈国兴 | ZL 2017 1 1097041.7 | 2020-05-08 |
273 | 一种用于盆栽水稻高光谱自动成像的双通道自动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 | 冯慧、杨万能、叶军立、黄成龙、段凌凤、郑静山、陈国兴、熊立仲 | ZL 2017 1 0862626.7 | 2020-10-27 |
272 | 抑制或突变TFIIAg基因在农作物抗病中的应用 | 袁猛、王石平 | ZL201610108260.X | 2020-01-17 |
271 | OsAPS1基因在改良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 | 袁猛、惠述刚、杨泽宇 | ZL201811110938.3 | 2020-08-25 |
270 | 一个抗病基因在水稻抗稻曲病改良中的应用 | 袁猛、黄仁艳 | ZL201910077125.7 | 2020-11-06 |
269 | 水稻Xa4基因及在改良水稻多种农艺性状中的应用 | 王石平、胡柯鸣 | ZL201710012015.3 | 2020-11-13 |
268 | 水稻OsMAPKK10-2基因在改良水稻抗病性和抗旱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马海港 | ZL201710603426.X | 2020-09-15 |
267 | 水稻OsMPK1基因在改良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马海港、陈洁 | ZL201710669352.X | 2020-09-15 |
266 | 一个调控水稻抽穗期基因SID1的功能及应用 | 吴昌银、邓利 | ZL201710094236.X | 2020-11-06 |
265 | 一种基于CRISPR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及其应用 | 谢卡斌、陈凯园、丁丹 | ZL 201711194336.6 | 2020-05-01 |
264 | 基于KASP技术用于水稻特殊营养物质基因分型的引物及应用 | 余四斌、袁志阳、孙文强、凡凯、夏雨 | ZL201710751904.1 | 2020-04-24 |
263 | 用于鉴别稻米脂肪酸品质的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余四斌、孙文强、夏雨、张丽婷、袁志阳 | ZL201710751127.0 | 2020-06-09 |
262 | 一组用于改良稻米品质的分子标记及水稻改良方法和应用 | 王记林、余四斌、袁志阳、邱先进 | ZL201710355389.5 | 2020-05-08 |
261 | 一种水稻温敏核不育基因tms3突变体及其分子标记与应用 | 余四斌、袁志阳、蔡星星、凡凯、田莉、邱先进 | ZL201910501858.9 | 2020-09-01 |
260 | 一种水稻基因OsPGSIP1及其应用 | 余四斌、高大伟、孙文强、王电文 | ZL2018.10945403.1 | 2020-09-01 |
259 | 一种水稻种子耐贮藏基因OsGH3-2及其分子标记的应用 | 余四斌、袁志阳、凡凯、田莉、熊银 | ZL201910554967.7 | 2020-10-02 |
258 | 油菜硼高效基因BnA3NIP5、1Q的转座子插入片段TEQ和引物及其应用 | 徐芳森、何明亮、 华营鹏、张迪迪、丁广大、石磊、汪社亮 | ZL 201811036323.0 | 2020-08-04 |
257 | 一种抗草铵膦油菜的培育方法 | 周永明、覃萍、李杰华、黄会斌、范楚川、林拥军、刘子铎 | ZL201910491859.X | 2020-05-05 |
256 | 鉴定多倍体作物优良单倍型的方法及应用、NPC6基因在油菜种子产油量育种中的应用 | 蔡光勤、周永明、王学敏 | ZL201911235345.4 | 2020-08-18 |
255 | 一种抗根肿病高油酸油菜的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 周永明、张椿雨、付蓉、张莉莉、黄会斌、范楚川 | 201910668390.2 | 2020-04-28 |
254 | 一种高油酸油菜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 周永明、李旭、张莉莉、范楚川、黄会斌 | 201910667341.7 | 2020-04-28 |
253 | 一种修饰的抗草甘膦基因及抗草甘膦水稻的培育方法 | 林拥军、崔莹、刘子铎 | ZL2016103174837 | 2020-10-13 |
252 | 一种具有草铵膦抗性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及其应用 | 刘子铎、张绍伟、林拥军、吴高兵、左武 | ZL2016102056706 | 2020-05-08 |
251 | 一种分离的二化螟CYP15C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马伟华、汪佩佩、赵景、陈浩、林拥军 | ZL2017107868432 | 2020-11-27 |
250 | 一种抗草甘膦基因以及转基因抗草甘膦烟草的培育方法 | 周菲、路史展、林拥军、刘子铎、刘嘉琪、李旻祺、代兴丽 | ZL201810092753.8 | 2020-07-03 |
249 | 一种无功能的OsC1基因及其应用 | 陈浩、郑婕、吴昊、周再会、林拥军 | 201810368609.2 | 2020-04-23 |
248 | 水稻分蘖角度基因TAC3的克隆和应用 | 邢永忠、董海娇 | ZL201610884435.6 | 2020-11-24 |
247 | 稻穗发育基因的沉默子CNV-18bp及在水稻产量改良中的应用 | 邢永忠、白旭峰、黄勇 | ZL201710483025.5 | 2020-12-04 |
246 | 一种棉花抗枯萎病基因及其应用 | 朱龙付、张献龙、柳仕明 | ZL201811411360.5 | 2020-11-20 |
245 | 一种鉴别棕色棉花的分子标记 | 林忠旭、张献龙、温天旺、吴迷 | ZL201710750264.2 | 2020-06-26 |
244 | 玉米基因ZmACO2在提高玉米产量中的应用 | 张祖新、宁强、简逸楠、杜艳芳 | ZL2019 1 0201675.5 | 2020-11-03 |
243 | 玉米基因ZmEREB180在植物耐渍中的应用 | 邱法展、余锋、梁昆、方甜 | ZL 2018 1 0332909.5 | 2020-12-08 |
242 | 玉米基因在控制玉米穗行数中的应用 | 邱法展、韩雪松、秦瑶、张祖新 | ZL 2019 1 0034875.6 | 2020-08-11 |
241 | 一种培育高结瘤固氮植物的方法 | 王幼宁、朱林、李霞 | ZL201810816770.1 | 2020-08-18 |
240 | 一种增强植物侧根发育和增加植物根系总表面积的方法 | 王幼宁、李国纪、曹金山、李沅芹、李霞 | ZL201910103858.3 | 2020-08-25 |
239 | 一种调控水稻理想株型的基因OsVAS1 | 赵云德、张涛、王荣臣 | ZL201711252951.8 | 20201208 |
238 | 重组核苷酸片段Rec78801和Rec78802及其检测引物与应用 | 王红波,牟同敏 | ZL201811564411.8 | 20191001 |
237 | 与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相关的两室基因BjMc1和三室基因Bjmc1及其应用 | 沈金雄,徐平,曹诗琴,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易斌,文静,李兴华 | ZL201610979823.2 | 2019 |
236 | 一种水稻广亲和隐性核不育系的鉴定与利用方法 | 邢永忠,毛东海,张莉 | ZL201510063603.0 | 20190802 |
235 | 一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苗水培培养液及越夏培养的方法 | 万和平,沈金雄,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易斌,文静,李兴华,李群,高云雷 | ZL201610025151.1 | 2019 |
234 | 一种甘蓝型油菜核不育基因Bnms4b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涂金星 | ZL201510067850.8 | 2019 |
233 | 一种编码玉米mTERF蛋白的基因ZmSmk3及其克隆方法和应用 | 邱法展,任雪梅,潘振远,谭增栋,秦瑶 | ZL201710806831.1 | 20191105 |
232 | 水稻内源双向表达启动子的分离克隆及功能分析 | 林拥军,王睿 | ZL201610279163.7 | 20190405 |
231 | 水稻绿色组织特异表达合成启动子的构建及鉴定 | 林拥军,王睿,叶荣建 | ZL201510481080.1 | 20190705 |
230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WRKY42及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 | 王石平,成洪涛 | ZL201410438268.3 | 20190226 |
229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DR11及其在水稻抗病中的应用 | 王石平,段柳 | ZL 201510165473.1 | 20190510 |
228 | 水稻基因OsEIN2L及其应用 | 余四斌,熊银,肖雄锋,袁志阳,张超普 | ZL201610292521.8 | 20190910 |
227 | 水稻抽穗期基因HAF1的克隆及应用 | 吴昌银,杨莹,符德保 | ZL201510329935.9 | 20190716 |
226 | 筛选水稻组织特异表达顺式作用元件及其侧翼序列的方法 | 林拥军,王睿 | ZL201510653791.2 | 20190705 |
225 | 磷脂酶PLDz1基因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 | 洪月云,吕玮鑫,孙林啸 | ZL201610599036.5 | 2019 |
224 | 基于KASP技术用于水稻产量基因分型的引物及其应用 | 余四斌,袁志阳,孙文强,王记林 | ZL201710297282.x | 20190719 |
223 | 编码杀虫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应用 | 马崇烈,林拥军,谭超,王维鹏,王文舒,杨桥,左丹,杨倩倩,邱龙,刘博林,章旺根 | ZL201510443866.4 | 20191112 |
222 | OsCCT6基因在控制水稻材料、开花期和株高的应用 | 邢永忠,董海娇 | ZL201410767808.2 | 20190329 |
221 | 一种水稻基因OsAP2-6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余四斌,孙文强,高大伟,王重荣 | ZL201310731026.9 | 20180410 |
220 | 一种促进湿直播水稻淹水条件下一播全苗的种子丸粒化方法 | 梅俊豪, 聂立孝* | ZL201610060639.8 | 20180316 |
219 | 一种水稻粒型基因qSS7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余四斌,邱先进,王记林,孙文强 | ZL20131070753447.1 | 20180420 |
218 | E3泛素连接酶基因OsPIW调控水稻根的功能和应用 | 赵毓,蒋玮,黄玉兰,周道绣 | ZL201510132891.1 | 20180424 |
217 | 农作物幼苗盆栽顶升旋转装置 | 万鹏,付豪,邹伟,杨万能 | ZL201721092018.4 | 20180501 |
216 | 甘蓝型油菜BnCP13基因在制备植物雄性不育系应用 | 涂金星,宋莉萍,周正富,马朝芝,沈金雄,易斌,文静,傅廷栋 | ZL201510583046.5 | 20180518 |
215 | 一种与甘蓝型油菜含油量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 周永明,刘晟,范楚川,杨庆勇 | ZL201610013828.X | 20180522 |
214 | 水稻褐飞虱为害诱导型启动子区域的分离及表达模式鉴定 | 陈浩,关丽梅 | ZL201510033997.5 | 20180525 |
213 | 水稻miR160b基因在调控分蘖角度中的应用 | 吴昌银,李佳丽 | ZL201510040107.3 | 20180612 |
212 | 一种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在抗根肿病育种中的应用 | 张椿雨, 战宗祥, 朴钟云, 江莹芬, 吴江生, 周永明, 傅廷栋, | ZL201510502589.X | 20180615 |
211 | 水稻抗褐飞虱QBph3和QBph4基因的分子标记 | 何予卿,胡杰,高冠军,张庆路 | ZL201410193024.3 | 20180706 |
210 | 一种芥菜型油菜的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 | 徐平,曹诗琴,沈金雄,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易斌,文静 | ZL201610714886.5 | 20180710 |
209 | 一种风机加热的大田开放式增温设备 | 黄见良,张作林,张同,杨志远,崔克辉,聂立孝 | ZL201721781461.2 | 20180803 |
208 | 单株盆栽水稻温度参数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杨万能,冯慧,黄成龙,段凌凤,陈国兴,熊立仲 | ZL201510368764.0 | 20180911 |
207 | 基于微型CT的水稻分蘖性状无损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杨万能,吴迪,黄成龙,熊立仲,陈国兴,牛智有 | ZL201510899754.X | 20181026 |
206 | 一种提高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出苗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 聂立孝,王慰亲 | ZL201610013766.2 | 20191109 |
205 | 二化螟内源小RNA在水稻抗虫改良中的应用 | 陈浩、江山、张志伟、林拥军 | ZL201310636332.4 | 20170728 |
204 | 一种基于参考基因组和从头组装相结合的二代测序数据组装方法 | 陈玲玲、孙帅、焦文标、徐锡文、宋佳明 | ZL201510706400.9 | 20170926 |
203 | Breeding method for Brassica napus L. Self-incompatibility Two-line Hybrid | 马朝芝 | CA 2748306 | 20170801 |
202 | 水稻缺氮后恢复供氮特异诱导表达的启动子Y8A及应用 | 练兴明、杨猛、张星 | ZL2013106684154.2 | 20170707 |
201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PAD4 | 王石平、柯应根 | ZL201310753446.7 | 20170728 |
200 | 水稻稻穗表型参数自动测量和穗重预测方法 | 杨万能、黄成龙、冯慧、段凌凤、陈国兴、熊立仲 | ZL201510457927.2 | 20171024 |
199 |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整株水稻叶绿素含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 冯慧、杨万能、黄成龙、熊立仲、刘谦、陈国兴 | ZL201510413257.4 | 20171027 |
198 | 玉米考种方法及其系统 | 杨万能、梁秀英、黄成龙、段凌凤、陈国兴、熊立仲 | ZL201510374598.5 | 20171107 |
197 | GhEXLB2基因在增强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 | 杨细燕、常丽、王丽晨、张献龙 | ZL201510145634 | 20170623 |
196 | 一种基于受选择位点指数评估动植物品种育种潜力的方法 | 谢为博、张启发、练兴明、王功伟 | ZL201510551134.7 | 20171222 |
195 | E3泛素连接酶基因OsPIW在调控水稻根生长发育的功能及应用 | 赵毓、蒋玮、周道绣 | ZL201510132891.0 | 20180104 |
194 | 一种控制玉米行粒数和穗粒数的多效性基因及其应用 | 张祖新、贾海涛、刘瑞响、朱秋丽、郝妍妍 | ZL201410070155.2 | 20170926 |
193 | 手机田头计算器软件v1.0 | 彭少兵、袁珅 | 2017SR602857 | 20171103 |
192 | 网页田头计算器软件v1.0 | 彭少兵、袁珅 | 2017SR603300 | 20171103 |
191 | 电脑田头计算器软件v1.0 | 彭少兵、袁珅 | 2017SR603312 | 20171103 |
190 | 一种旱直播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聂立孝、彭少兵、黄见良、崔克辉 | ZL201310409890.7 | 20170308 |
189 | 一种芸薹属植物细胞质类型的分子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 沈金雄、衡双平、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易斌、文静、魏超、陈凤仪、李兴华 | ZL201510477044.8 | 20171222 |
188 | 种子千粒重自动测量装置 | 黄成龙,杨万能,段凌凤,陈国兴,熊立仲 | ZL201520453934.0 | 20160120 |
187 | 控制玉米穗行数和穗粒数的DNA片段、分子标记与应用 | 张祖新,刘磊,杜艳芳,申晓蒙,李曼菲 | ZL 201510021578.X | 20160824 |
186 | 一种提高旱直播水稻渍水胁迫下发芽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 聂立孝,王慰亲,刘宏岩,陶冶 | ZL 201510027475.4 | 20160525 |
185 | 利用抗除草剂基因的油菜化学杀雄制种方法 | 刘克德;吴江生;刘超;李海涛;李娟娟;赵波 | ZL2014103144353 | 20160824 |
184 | 一种玉米油份含量相关的LACS基因位点及其应用 | 严建兵、杨小红、李建生、李慧 | ZL 201210444682.6 | 20160127 |
183 | 玉米油份含量相关的衣被蛋白复合体(COPⅡ)基因位点及应用 | 严建兵、杨小红、李建生、李慧 | ZL 201210444717.6 | 20160203 |
182 | 一种玉米油份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及其应用 | 严建兵、杨小红、李建生、李慧 | ZL201210444673.7 | 20160210 |
181 | 一种与玉米GPAT基因连锁的SNP位点及其应用 | 严建兵、杨小红、李建生、李慧 | ZL 201210444681.1 | 20160302 |
180 | 一种玉米油份含量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的应用 | 严建兵、杨小红、李建生、李慧 | ZL 201210444716.1 | 20160309 |
179 | 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聂立孝,彭少兵,黄见良,崔克辉 | ZL 201310521643.6 | 20160615 |
178 | 一种乙烯应答因子基因OsERF3及其启动子在调控水稻根发育中的用途 | 赵毓,程赛凤,周道绣 | ZL201210224636.5 | 20160530 |
177 | 一个控制水稻穗型基因PM1的克隆及其应用 | 吴昌银、李雪梅、符德保、李燕 | ZL201210509346.5 | 20160525 |
176 | 玉米考种机 | 杨万能,梁秀英,黄成龙,段凌凤,陈国兴,熊立仲 | ZL 201520461004.X | 20160106 |
175 | 基于微型CT的水稻分蘖性状无损测量装置 | 杨万能,吴迪,黄成龙,熊立仲,陈国兴,牛智友 | ZL 201521013004.X | 20160518 |
174 | 数字化考种机 | 黄成龙,杨万能,高猛,王品隆,种振立,程拯明 | ZL 201620496644.9 | 20160526 |
173 | 土体植物根系角度观察测定试验装置 | 金可默,石磊,段贤杰,蔡红梅,丁广大,徐芳森 | ZL 201520914529.4 | 20160323 |
172 | 单株盆栽水稻温度参数自动测量装置 | 杨万能,冯慧,黄成龙,段凌凤,陈国兴,熊立仲 | ZL 201520455604.5 | 20151111 |
171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调控水稻种子淀粉发育的应用 | 周道绣、张华、赵毓 | ZL201310484348.8 | 20150422 |
170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DG723在调控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 | 周道绣、张华、赵毓 | ZL201310454162.8 | 20151021 |
169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位点S单倍型的分子检测方法 | 马朝芝,高长斌,翟文,张彤,周贵龙 | ZL201310366045.6 | 20150415 |
168 | OsMYB91转录因子基因在水稻发育和抗逆中的应用 | 赵毓、朱宁、周道绣 | ZL201310086357.1 | 20150422 |
167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基因在调控水稻开花期和穗形中的应用 | 周道绣、刘小云、赵毓 | ZL201310079799.3 | 20150422 |
166 | 控制水稻花粉管发育基因OsAP65的克隆与应用 | 张启发、黄建燕、赵晓波、安贞焕 | ZL201310030076.4 | 20150218 |
165 | 棉花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基因GbHDTF1及应用 | 朱龙付、张献龙、高巍、龙璐 | ZL 201310345168.1 | 20150422 |
164 | DWA1基因在控制水稻抗旱性及叶表皮蜡质合成中的应用 | 熊立仲、朱晓义 | ZL 201310311195.7 | 20150128 |
163 | 基因BIP4在控制水稻抗旱性中的应用 | 熊立仲、唐宁 | ZL 201310134967.4 | 20150204 |
162 | 介导棉花广谱抗性的棉花漆酶GhLac1基因及应用 | 张献龙、朱龙付、闵玲、胡琴 | ZL 201310109621.9 | 20150401 |
161 | 棉花硬脂酰去饱和化酶GbSSI2基因及应用 | 朱龙付、高巍、龙璐、张献龙、聂以春、袁道军 | ZL 201310019959.5 | 20150304 |
160 | 一个水稻组成型启动子功能区域的鉴定及应用 | 何予卿、彭波 | ZL201210543608.X | 20150610 |
159 | 控制水稻胚乳蛋白质含量的主效基因qpc1克隆与应用 | 何予卿、彭波、孔会利 | ZL201210543502.X | 20150114 |
158 | 控制水稻粒重、粒长和每穗颖花数的多效性基因GDS7 | 邢永忠、白旭峰 | ZL201210200996.1 | 20150429 |
157 | 水稻杂种胚囊育性基因及其应用 | 张启发、杨江义、欧阳亦聃、杜红毅 | ZL201210190888.0 | 20150211 |
156 | 水稻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的克隆和应用 | 何予卿、李一博、张启发、范楚川、邢永忠 | ZL201210137450.6 | 20150422 |
155 | 一种纤维伸长期优势表达的启动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涂礼莉、胡海燕、谭家福、张献龙 | ZL 201210288775.4 | 20150930 |
154 | 一种棉花Phytosulfokine前体基因GhPSKP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张献龙、韩杰、谭家福、涂礼莉 | ZL 201210260715.1 | 20150930 |
153 | OsOAT基因在控制水稻抗旱性及抗重金属汞中的应用 | 熊立仲、游均 | ZL 201210138418X | 20150128 |
152 | 一种棉花细胞色素P450基因及应用 | 张献龙、朱龙付、孙龙清 | ZL 201210084887.8 | 20150304 |
151 | 农作物叶面积信息自动化测量分析仪 | 杨万能、陈国兴、谢原城、熊立仲 | ZL201210293496.7 | 20150701 |
150 | 棉花细胞壁伸展蛋白基因GbEXPATR及应用 | 张献龙、李阳、涂礼莉、袁道军 | ZL 201410073300.2 | 20151202 |
149 | 水稻逆境应答启动子OsSNIP的分离和利用 | 熊立仲、方玉洁 | ZL 201310151410.1 | 20150610 |
148 | 水稻缺氮后恢复供氮特异性诱导表达的启动子Y2及应用 | 练兴明、杨猛、张星 | ZL201210039585.9 | 20140618 |
147 | 一种水稻缺氮特异性诱导表达的启动子Y5及应用 | 练兴明、张星、杨猛 | ZL201210039612.2 | 20140608 |
146 | Ghd7.1基因调控水稻产量、开花期及株高中的应用 | 邢永忠、鄢文豪、刘海洋、刘头明 | ZL201210508484.1 | 20141001 |
145 | 一种调控水稻茎秆高度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JMJ703及应用 | 周道绣、陈香嵩 | ZL201210037018.X | 20140716 |
144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C3H12和它在改良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邓汉卿 | ZL201110075020.1 | 20140426 |
143 | 水稻RAD51C基因在育性控制中的应用 | 王石平、寇艳君 | ZL201110200808.0 | 20140611 |
142 | OsELF3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 | 吴昌银、杨莹 | ZL 201110118001.2 | 20141001 |
141 | 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pms3的分离克隆及应用 | 张启发、丁寄花、陆青 | ZL 201110240365.8 | 20140326 |
140 | 一个逆境诱导型启动子在控制基因在干旱诱导表达中的应用 | 熊立仲、都浩 | ZL201110004884.4 | 20140514 |
139 | OsPP18基因在控制水稻抗旱性中的应用 | 熊立仲、游均 | ZL201110321661.0 | 20140326 |
138 | 两个棉花纤维发育起始优势表达的强启动子及其应用 | 张献龙、邓锋林、涂礼莉、朱龙付、谭家福 | ZL201010582335.0 | 20140122 |
137 | 利用棉花基因GhF3H改变花瓣颜色 | 张献龙、谭家福、涂礼莉、朱龙付、邓锋林 | ZL201010582448.0 | 20141210 |
136 | 农作物根系动态观察试验装置 | 石 磊、袁 盼、张 瑛、丁广大、蔡红梅、徐芳森 | ZL201320482649.2 | 20130826 |
135 |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恢复基因BnaC.Tic40及其应用 | 涂金星 | ZL 2012AA101107-2 | 20140319 |
134 | 水稻OsWRKY45-1基因在改良植物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 | 王石平、陶增 | ZL201010196054.1 | 20140326 |
133 | 水稻铜转运子基因OsCtr5和它在铜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 王石平、袁猛 | ZL200910063141.7 | 20140319 |
132 |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粒长和粒重的基因Gl3及应用 | 邢永忠、鲁丽、邵迪 | ZL201210110092 | 20141114 |
131 | Cloning and Application of a Pleiotropic Gene Ghd7 That Controls Grains Yield, Heading Date and Plant Height of Rice | 邢永忠、张启发、薛为亚 | Patent No. 8653329 | 20140218 |
130 | MAPKKK家族ILA1基因在控制水稻叶夹角中的应用 | 熊立仲、宁婧、周奕华、张保才 | ZL201110415914.0 | 20141008 |
129 | 一个甘蓝型油菜缺磷诱导表达启动子 | 徐芳森、杨广哲 | ZL 2012 1 0006614.1 | 20140416 |
128 | 利用花花柴KcNIX1基因培育耐高温拟南芥的方法 | 张献龙、王彦芹、金双侠、朱龙付、聂以春 | ZL201310160491.1 | 20141210 |
127 | GhTZF1在增强植物抗旱性及延缓干旱诱导的衰老中的应用 | 张献龙、杨细燕、周婷、王丽晨 | ZL201310365814.0 | 20141103 |
126 | OsLIS-L1基因控制水稻株高和花粉育性的应用 | 吴昌银、郜新强 | ZL 201110057942.X | 20130424 |
125 | osa-MIR167a基因在调控水稻株型中的应用 | 吴昌银、韦懿、熊立仲 | ZL 201110078371.8 | 20130717 |
124 | 水稻干旱诱导型启动子OXHS4P的鉴定和利用 | 熊立仲、覃永华 | ZL 201110004802.6 | 20130607 |
123 | 改造基因OsbZIP46CA1在控制水稻抗旱性中的应用 | 熊立仲、唐宁 | ZL 201110099683.7 | 20131127 |
122 | OsSRO1c基因在控制水稻抗旱性中的应用 | 熊立仲、游均 | ZL 201110083226.9 | 20130607 |
121 | 人工辅助自交方式选育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用系的方法 | 杨光圣 | ZL 201110099759.6 | 20130408 |
120 | 小孢子培养方法选育油菜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用系的方法 | 杨光圣 | ZL 201110099605.7 | 20130508 |
119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OsJ5在提高水稻抗性中的应用 | 周道绣、李甜甜 | ZL201110094089.9 | 20130828 |
118 | 一种甘蓝型油菜粒重性状分子标记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周永明、傅廷栋、范楚川、蔡光勤 | ZL 2011 1 0374200.X | 20131106 |
117 | 一种甘蓝型油菜低亚麻酸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周永明、傅廷栋、杨庆勇 | ZL 2011 1 0389151.7 | 20130508 |
116 | 两个棉花纤维伸长期优势表达的启动子及应用 | 涂礼莉,李阳,张献龙,朱龙付,邓锋林 | ZL201010582387.8 | 20131023 |
115 | 水稻隐性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25和它在水稻抗病改良中的应用 | 王石平、刘沁松、袁猛 | ZL201010595883.7 | 20131002 |
114 | 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吴江生、石淑稳、刘克德、王小峰、刘超 | ZL 201010570779.2 | 20130410 |
113 | 一种甘蓝型油菜萝卜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吴江生、石淑稳、刘克德、王小峰、刘超 | ZL 201010557897.X | 20131106 |
112 | 控制水稻谷物产量,开花期及植株高度的多效性基因Ghd8的克隆及应用 | 邢永忠、鄢文豪、余四斌、王鹏 | ZL 201010223042.3 | 20130320 |
111 | 甘蓝型油菜缺磷特异诱导表达的启动子 | 徐芳森、杨广哲、石磊 | ZL 2010 1 0595755.2 | 20130717 |
110 | 一种控制水稻株型,器官大小,根系及结实率性状的XIAO基因的克隆与应用 | 张启发、江云鹤 | ZL201010535059.2 | 20130116 |
109 | 甘蓝型油菜粒重相关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及应用 | 周永明、傅廷栋、范楚川、蔡光勤 | ZL 2010 1 0169042.X | 20130327 |
108 | 甘蓝型油菜粒重主效QTLs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周永明、傅廷栋、范楚川、蔡光勤 | ZL 2010 1 0120725.6 | 20130310 |
107 | 过表达甘蓝型油菜BnLAS基因提高植物抗旱性 | 周永明、杨明贵、杨庆勇 | ZL 2010 1 0623505.5 | 20130508 |
106 | 水稻染色质变构因子CHR729在控制水稻发育中的应用 | 周道绣、刘登念、胡永峰 | ZL 201010535069.6 | 20130424 |
105 |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粒宽和粒重的主效基因GS5的克隆与应用 | 何予卿、李一博、邢永忠、范楚川、张启发 | ZL 201010188458.6 | 20120530 |
104 | 水稻胚乳特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及表达模式鉴定 | 林拥军、叶荣建、陈浩 | ZL 201010151033.8 | 20120418 |
103 | 小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3/Xa26-3和它在改良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李弘婧 | ZL 201010139793.7 | 20120125 |
102 | 药用野生稻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3/Xa26-2和它在改良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李弘婧 | ZL 201010125934.X | 20120627 |
101 | 水稻OsWRKY45-2基因在改良植物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 | 王石平、陶增 | ZL 201010194752.8 | 20120725 |
100 | 病原诱导启动子PXa13及其在病原诱导下调控目标基因表达的应用 | 王石平、袁婷 | ZL 201010284708.6 | 20120418 |
99 | 一种调控水稻株型的方法 | 吴昌银、陈志辉、张启发 | ZL 201010234206.2 | 20121107 |
98 | 水稻OsAPI5基因在育种控制中的应用 | 吴昌银、李兴旺、张启发 | ZL 201010223067.3 | 20120530 |
97 | 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DSM2基因在控制水稻抗旱性中的应用 | 熊立仲、都浩 | ZL 201010231586.4 | 20120530 |
96 | 水稻干旱诱导型启动子Oshox24P的鉴定和利用 | 熊立仲、杨梅 | ZL 201010162848.6 | 20120829 |
95 | 利用EST-SSR标记构建棉花纤维转录遗传连锁图谱的方法 | 张献龙、林忠旭、刘传祥 | ZL 201010196031.0 | 20120822 |
94 | 玉米耐渍性的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zm-bRLZ及分子标记与应用 | 张祖新、邹锡玲、邱发展、姜媛媛、郑用琏 | ZL 2010I0284678.9 | 20120314 |
93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GH3-2和它在培育广谱抗病水稻中的应用 | 王石平、傅晶 | ZL 200910063692.3 | 20120704 |
92 | 水稻铜转运子基因OsCtr1和它在铜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 王石平、袁猛 | ZL 200910063051.8 | 20120208 |
91 | 甘蓝型油菜低亚麻酸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周永明 | ZL 200910273437.1 | 20120208 |
90 | 甘蓝型油菜高油酸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周永明 | ZL 200910273435.2 | 20120208 |
89 |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的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周永明、杨庆勇 | ZL 200910272868.6 | 20121219 |
88 | 基因EcAAT在控制水稻谷粒品质中的用途 | 练兴明、张启发、周莹 | ZL 200810197030.0 | 20120725 |
87 | 一种改良水稻粒型和粒重的方法 | 何予卿,孙亮 | ZL201210379868.8 | 20160615 |
86 | 一种水稻胚乳特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分离克隆及表达模式鉴定 | 林拥军、叶荣建、陈浩 | ZL 201010146054.0 | 20111130 |
85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WRKY45-1和它在水稻抗病性改良中的应用 | 王石平、陶增 | ZL200910061356.5 | 20110420 |
84 | 水稻GT转录因子基因OsGTg-1在控制水稻耐盐性中的应用 | 熊立仲、方玉洁 | ZL 200910273241.2 | 20110928 |
83 | 利用水稻基因OsNHAD提高植物耐盐性 | 熊立仲、侯昕、戚珠云 | ZL 200910061607.X | 20110128 |
82 | miR164基因控制水稻根系发育和育性的功能及应用 | 熊立仲、谢卡斌、侯昕 | ZL 200910062045.0 | 20110112 |
81 | 一种用于流动注射仪分析氮含量的专用氨指示剂及制备方法 | 叶祥盛、徐芳森 | ZL 200910062662.0 | 20111116 |
80 | 水稻粳型杂种育性基因S5-j的分离克隆及应用 | 张启发、欧阳亦聃、陈炯炯、丁寄花、刘克德 | ZL 200910148866.6 | 20111116 |
79 | 水稻籼型杂种育性基因S5-i的分离克隆及应用 | 张启发、欧阳亦聃、陈炯炯、丁寄花、刘克德 | ZL 2009101488670 | 20110831 |
78 | 水稻叶片衰老特异性启动子的鉴定及应用 | 林拥军、刘莉 | ZL 2008100487341 | 20110112 |
77 | 一种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两系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 马朝芝、傅廷栋、高长斌、涂金星、沈金雄 | ZL 200810236960.2 | 20111221 |
76 | 一种繁殖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 | 马朝芝、高长斌、傅廷栋、涂金星、沈金雄 | ZL 200810236719.X | 20110511 |
75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保持系的分子标记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马朝芝、唐家友、张幸果、高长斌、唐维 | ZL 200810047237.X | 20110511 |
74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WRKY45-2和它在改良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陶增 | ZL 200810197309.9 | 20110209 |
73 | 利用水稻转录因子OsbZIP23提高植物耐逆境能力 | 向勇、熊立仲 | ZL 200810047788.6 | 20110928 |
72 | 组蛋白乙酰化酶基因OsELP3作为调控水稻开花期的应用 | 周道绣、李晨 | ZL 200810236959.X | 20110830 |
71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DR10和它在水稻抗病中的应用 | 王石平、肖文斐 | ZL 200710053384.3 | 20111123 |
70 | 一个调控水稻根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基因OsWOX20的分离克隆及应用 | 赵毓、周道绣 | ZL200710052664.2 | 20110803 |
69 | 一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万正杰、李兴华 | ZL 200510086942.7 | 20110316 |
68 | 一种控制水稻花粉育性基因及应用 | 吴昌银、袁文雅、张启发 | ZL200610018575.1 | 20110817 |
67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EDR1和它在改良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沈祥陵、袁斌 | ZL 2009100612613 | 20101103 |
66 | 水稻OsRPA1a基因在育性控制中的应用 | 吴昌银、常玉晓、张启发 | ZL 200910062362.2 | 20101103 |
65 | 控制水稻纤维素合成的基因BC1L4作为水稻遗传改良的应用 | 吴昌银、代晓霞、张启发 | ZL 200910062046.5 | 20101229 |
64 | 利用小孢子培养和SSR标记辅助选育低芥酸、低硫甙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 | 马朝芝、王同华、张幸果、娄延、王传富 | ZL 2008100471502 | 20100414 |
63 | 应用紫外线诱变甘蓝型油菜离体小孢子和突变体筛选方法 | 石淑稳、吴江生 | ZL 2008100472365 | 20100624 |
62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DR9及其在水稻抗病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丁新华 | ZL 200810047235.0 | 20100630 |
61 | 一个控制水稻成花转换及抽穗期基因RID1的克隆及应用 | 吴昌银、游常军、李才顺、张启发 | ZL 200810046989.4 | 20101124 |
60 | 一种与番茄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克隆及应用 | 叶志彪、李汉霞、张余洋、张俊红 | ZL 200810197310.1 | 20101222 |
59 | 一种水稻组蛋白去甲基化基因OsJMJ706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 周道绣、孙前文 | ZL 200810048767.6 | 20101103 |
58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的显性SCAR分子标记及应用 | 马朝芝、张幸果、傅廷栋、涂金星、沈金雄 | ZL 200710053354.2 | 20101208 |
57 | 玉米成熟胚途径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方法 | 王世玉、郑用琏、张方东 | ZL 200710063649.8 | 20100902 |
56 | 水稻广亲和基因S5的分离克隆及应用 | 张启发、欧阳亦聃、陈炯炯、丁寄花、刘克德 | ZL 200710053552.9 | 20100421 |
55 |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转化棉花胚芽的方法 | 张献龙、金双侠等 | ZL 200710063650.0 | 20101224 |
54 | 一种水稻冷害基因及应用 | 张启发、李向辉、吴昌银 | ZL 200610018576.6 | 20101103 |
53 | 一种调控水稻赤霉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OsYAB1及其应用 | 代明球、周道绣、张启发 | ZL 200510019814.0 | 20100512 |
52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DR6 | 王石平、袁斌、付晶 | ZL200510019643.1 | 20100428 |
51 | 利用水稻转录因子基因SNAC2提高植物耐冷耐盐能力 | 胡红红、熊立仲 | ZL 2007100516547 | 20090812 |
50 | 组织特异性表达启动子PD54O及其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 | 王石平、蔡萌、魏君 | ZL 200710051443.3 | 20090708 |
49 |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产量、抽穗期和株高的多效性基因Ghd7的克隆及应用 | 邢永忠、张启发、薛为亚 | ZL 2007100531994 | 20091028 |
48 | 一种包心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傅廷栋、万正杰、马朝芝、涂金星、李兴华、易斌、文静 | ZL 200610012106.9 | 20090729 |
47 | 一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傅廷栋、万正杰、马朝芝、涂金星、李兴华、易斌、文静 | ZL 200610012105.4 | 20090114 |
46 | 一种雪里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傅廷栋、万正杰、涂金星、马朝芝、李兴华、易斌、文静 | ZL 200610012104.X | 20090318 |
45 | 一种榨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傅廷栋、万正杰、涂金星、马朝芝、李兴华、易斌、文静文静 | ZL 200610012103.5 | 20090211 |
44 | 一种鉴定白化苗基因型愈伤的方法 | 吴昌银、郭冬、张启发 | ZL 200610018548.4 | 20090617 |
43 | 水稻木质素合成基因FC1及应用 | 吴昌银、李向俊、张启发 | ZL 200610018105.5 | 20090114 |
42 | 一种控制水稻抽穗期基因及其应用 | 张启发、陈志辉、吴昌银 | ZL 200610018104.0 | 20090114 |
41 | 一种控制水稻谷粒粒长和粒重的主效基因GS3及其应用 | 张启发、范楚川、邢永忠 | ZL 200610018107.4 | 20091028 |
40 | 水稻抗白叶枯病隐性基因xa13和它的等位显性基因Xa13 | 王石平、储昭晖、袁猛、葛小佳、杨红 | ZL 200510018647.5 | 20091023 |
39 |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油菜品种的方法 | 涂金星、傅廷栋、陈宝元、马朝芝、李兴华 | ZL 200610018257.5 | 20081119 |
38 | 病原诱导启动子POsDR3及其在改良水稻抗性中的应用 | 王石平、蔡萌、曹应龙 | ZL 200610018888.7 | 20081231 |
37 | 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及用途 | 张启发、陈志辉、吴昌银 | ZL 200610018545.0 | 20081029 |
36 | 利用水稻核蛋白基因OsSKIP1调控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长 | 熊立仲、侯昕 | ZL 200510019597.5 | 20080221 |
35 | 利用水稻病程相关基因OsPR4-1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 熊立仲、肖本泽 | ZL 200510019598.X | 20080716 |
34 | 辣椒抗根结线虫基因的克隆及其应用 | 叶志彪、陈儒钢、李汉霞、欧阳波、卢永恩、张俊红 | ZL 200510019599.4 | 20080305 |
33 | 提高油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产量和纯度的方法 | 杨光圣、傅廷栋 | ZL 01114273.1 | 20080528 |
32 | 一种油菜生态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种种子生产方法 | 杨光圣、傅廷栋 | ZL 01114272.3 | 20080618 |
31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DR8 | 王石平、王宫南 | ZL 200510018240.5 | 20071114 |
30 | 利用农杆菌介导培育籼稻转基因植株的方法 | 林拥军、张启发 | ZL 200410013344.2 | 20070404 |
29 | 一种籼稻的离体培养方法 | 林拥军、张启发 | ZL 200410013345.7 | 20071003 |
28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DR2 | 王石平、丁新华、黄丽玲 | ZL 200410009453.7 | 20070214 |
27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OsDR3 | 王石平、邱德运、熊敏 | ZL 200410009452.2 | 20071010 |
26 | 从棉花组织中抽提RNA的方法 | 张献龙、朱龙付、涂礼莉、聂以春、郭小平、曾范昌、刘迪秋 | ZL 200410060637.6 | 20070214 |
25 | 一种快速改良水稻品质的方法 | 何予卿、周鹏辉、谈移芳、徐才国、张启发 | ZL 02125724.8 | 200701 |
24 | 一种位点重组反向克隆基因方法及其应用 | 叶志彪、李汉霞 | ZL01130855.9 | 20070425 |
23 | 利用水稻干旱诱导基因启动子LEAP改良植物抗旱性 | 熊立仲、肖本泽 | ZL 200410061011.7 | 20060531 |
22 | 一种能够使转基因植物自主剔除标记基因的方法 | 叶志彪、李汉霞、张俊红、卢永恩、欧阳波 | ZL 2003101114158 | 20061110 |
21 | 一种棉花分子遗传连锁做图的方法 | 张献龙、林忠旭、聂以春、贺道华 | ZL03119012.X | 20060503 |
20 | 鉴别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胞质类型的方法 | 郑用琏、方明镜、张方东、刘纪麟 | ZL 03119563.6 | 20060609 |
19 | 改造合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2A* | 林拥军、张启发 | ZL02139000.2 | 20060308 |
18 | 改造合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IC* | 林拥军、张启发 | ZL 02139081.9 | 20050921 |
17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t) | 王石平、孙新立、曹应龙、杨之芬、张启发 | ZL02139212.9 | 20050518 |
16 | 一种选育黄籽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或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 杨光圣、傅廷栋 | ZL 02138779.6 | 20050629 |
15 | 一种选育黄籽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或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 | 杨光圣、傅廷栋 | ZL 02138778.8 | 20041215 |
14 | 油菜光敏感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选育方法 | 杨光圣、傅廷栋 | ZL01106599.0 | 20040707 |
13 | 一种快速棉花转基因的方法 | 张献龙、聂以春、陈妹幼、吴家和 | ZL 01131087.1 | 20040929 |
12 | 一种抗水稻的白叶枯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 | 陈葆棠、张端品、余毓君 | ZL 00114617.3 | 20040630 |
11 | 一种生产瘪籽柚果实的方法 | 邓秀新、郭文武、伊华林、刘继红、夏仁学、孙中海 | ZL 00109615.X | 20040428 |
10 | 利用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方法 | 孟金陵、钱 伟、刘仁虎、赵建伟 | ZL 99120127.2 | 20040922 |
9 | 克服水稻两用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升高的选育方法 | 曾汉来、张端品、姚方印、谢国生、陶爱林、张志玉 | ZL 01141402.2 | 20031217 |
8 | 一种改良杂交稻恢复系抗性的方法 | 陈 升、徐才国、林兴华、张启发 | ZL 99116539.X | 20030219 |
7 | 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选育方法 | 杨光圣 | ZL 99116504.7 | 20031119 |
6 | 一种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方法 | 张启发、曹孟良、林拥军、徐才国 | ZL99116561.6 | 20030625 |
5 | 一种超甜玉米的杂交制种方法 | 李建生、徐尚忠、熊秀珠、刘勋甲 | ZL 99116547.0 | 20021204 |
4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同核保持系选育方法 | 杨光圣 | ZL 98121741.9 | 20020821 |
3 | 一种植物细胞抗衰老剂(PG) | 陈葆棠、谢岳峰、张端品、余毓君 | ZL95109548.X | 20000707 |
2 | 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制种方法 | 傅廷栋、杨小牛、杨光圣 | ZL94119115.X | 19981228 |
1 | 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 | 杨光圣、傅廷栋等 | ZL93109219.1 | 1998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