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实验室简介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5月作为全国首批实验室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由原名称“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3月由国家批准建设,1994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分别于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免评)、2016年连续5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历次参评全优),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业科研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依托高校所建生命科学类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20周年表彰大会上,我室荣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与管理人员3个“金牛奖”。于2012年获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称号。

实验室针对国家农业发展重大需求,经过30年在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主要作物的基因组和重要性状遗传和分子机理研究、基因挖掘和新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与产业推广应用等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作物遗传改良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上-中-下游”一体的优势和特色,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机制管理创新的基地之一。

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作物种源自主创新,开展主要农作物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研发,创制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作物优异新种质并培育重大新品种,回答关键技术和种质创新背后的重大科学问题,支撑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源安全和绿色发展。

主要研究对象:水稻、油菜、玉米、棉花、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