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24年实验室科技成果奖励清单
序号 | 获奖成果名称 | 奖励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年份 | 主要完成人 |
105 | 水稻高产和地域适应性的分子机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24 | 邢永忠,鄢文豪,白旭峰,刘海洋,余四斌 |
104 | 油菜双基因互作核不育机制解析和强优势杂交种选育 |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2024 | 洪登峰,杨光圣,董发明,徐正华,徐义,张晓晖,王朝阳,宋易先,杨静,康雷,俞斌,周欢欢 |
103 | 玉米耐渍性遗传机制解析及产业化应用 |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2024 | 邱法展,彭绪冰,张祖新,余锋,翟立红,彭绪伟,彭聿康 |
102 | 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单位序2) | 三等奖 | 2024 | 刘祥臣,黄见良,丰大清,张强,刘立军,赵海英,余贵龙,王斌,熊渠,周卫合 |
101 | 棉花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物学机制及育种应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23 | 张献龙,王俊铎,闵玲,李雪源,梁亚军 |
100 | 棉花基因组结构变异及其对性状的遗传调控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23 | 张献龙,王茂军,林忠旭,涂礼莉,袁道军 |
99 | 油菜根肿病抗性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23 | 张椿雨,朴钟云,刘超,江莹芬,刘菊,战宗祥,李倩,程雨贵,李保军,陈鹏,蒋博,许强,杨航,张云云,王天尧 |
98 | 水稻表型信息高通量获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 |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23 | 杨万能,郭新宇,冯慧,宋鹏,黄成龙,叶军立 |
97 | 基于染色质三维结构解析基因组功能及进化机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2023 | 张红雨,彭城,杨庆勇 |
96 | 分子技术培育抗病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23 | 牟同敏,姜洁锋,米甲明,李春海,王世才,周飞捷,孙焱 |
95 | 水稻全生育期表型信息高通量获取技术与装备 | 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 | 新装备类 | 2023 | 杨万能,冯慧,宋鹏,黄成龙,段凌凤,翟瑞芳 |
94 | 卓越文化引领水稻生物学一流博士生培养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研究生教育二等奖 | 2022 | 张启发,熊立仲,欧阳亦聃,余四斌,何予卿,邢永忠,林拥军,祁婧 ,唐铁军,肖景华,赵毓,袁猛,李一博,李兴旺,殷平 |
93 | 农科研究生“四融合”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研究生教育二等奖 | 2022 | 张献龙,王满囷,郭亮,姜道宏,金双侠,李博,曹凑贵,李斌,涂礼莉,谢甲涛,洪登峰,李林,谢卡斌,杨万能,孙超 |
92 | 植物单细胞技术驱动的玉米生殖发育机制解析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22 | 严建兵,李响,罗成,金危危 |
91 | 优质抗旱棉花种质创新与育种应用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奖(单位序2) | 一等奖 | 2022 | 张献龙,余渝,尤春源,聂新辉,林忠旭,孔宪辉,王旭文,杨细燕,刘丽,王娟,唐秉晖,司爱君,赵福相,刘文豪,任贺丽 |
90 | 油菜雄性不育新机制的发现与生物学基础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22 | 沈金雄,傅廷栋,赵伦,文静,易斌 |
89 | 芸薹属异源多倍体形成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机制 | 贵州省自然科学奖(单位序2) | 二等奖 | 2022 | 朱斌,李再云,葛贤宏,崔成 |
88 | 抗病优质宜机采海岛棉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单位序4) | 一等奖 | 2022 | 孔杰,华金平,洪梅,朱龙付,阿里甫·艾尔西,崔建平,朱家辉,王为然,马君,陈晋瑞,王亮,刘军 |
87 | 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 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 | 2022 | 彭少兵,黄见良,唐永群,孙阳,周兴兵,刘祥臣,郑普兵,钱太平,翟中兵,周元坤,李士磊,郑明川,陈文,高尚卿,宋远胜,汪红,张国栋,何守才,石永军,胡银峰,王开进,范旭东,王卫斌,兰夕良,兰永金 |
86 | 棉花基因工程技术创新与育种应用 | 大北农科技奖 | 一等奖 | 2021 | 张献龙,金双侠,郭小平,朱龙付,涂礼莉,王茂军,林忠旭,杨细燕,闵玲,袁道军 |
85 | 水稻营养及逆境代谢组的遗传机制解析 | 海南省自然科学奖(单位序2) | 一等奖 | 2021 | 罗杰,陈伟,金成,房传营,刘贤青 |
84 | 核酸修饰代谢的分子机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21 | 殷平,张德林,邹婷婷,刘主,闫俊杰 |
83 | 棉花抗黄萎病的信号调控网络研究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20 | 张献龙,朱龙付,闵玲,杨细燕,袁道军,涂礼莉,金双侠 |
82 | 棉花纤维发育与品质形成生物学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20 | 张献龙,王茂军,涂礼莉,林忠旭,袁道军 |
81 | “华油杂12号”和“华油杂13号”等优良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20 | 杨光圣,洪登峰,董发明,万丽丽,邹立成,余大龙,徐义,鲁欣 |
80 | 油菜多功能种质创制与利用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单位序2) | 二等奖 | 2020 | 崔成,李再云,蒋梁材,康雷,周会,葛贤宏,蒋俊,柴靓 |
79 | 水稻全生育期高通量表型获取分析关键技术与应用 |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单位序2) | 二等奖 | 2019 | 刘谦,熊立仲,杨万能,冯慧,黄成龙,骆清铭 |
78 | 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8 | 彭少兵,黄见良,羿国香,程建平,刘章勇,聂立孝,崔克辉,谢磊,鄢竞哲,陈展鹏,张国忠,方锡文,付明,张永前 |
77 | 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恩单803、恩单804、恩单105的选育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单位序2) | 三等奖 | 2018 | 王黎明,刘传兵,冯春福,邱法展,杨秀乾,朱祥芬,刘好梁,王静,冉从辉,刘胜军,周兴,李军,刘西尧,刘迪权 |
76 | 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6 | 张启发,邢永忠,何予卿,余四斌,范楚川 |
75 | 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良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单位序2) | 二等奖 | 2016 | 李建生,严建兵,杨小红,胡建广,陈绍江,王国英 |
74 | 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单位序5) | 二等奖 | 2016 | 周卫,李双来,杨少海,吴良欢,梁国庆,徐芳森,秦鱼生,何 艳,张玉屏,李录久 |
73 | 水稻粒形等产量性状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15 | 张启发,何予卿,邢永忠,余四斌,李一博 |
72 | 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机理与新品种选育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单位序2) | 二等奖 | 2015 | 李加纳,涂金星,张学昆,傅廷栋,张洁夫,柴友荣,梁颖,唐章林,刘列钊,殷家明 |
71 | 水稻大型突变体库的创制及其在功能基因组中的应用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4 | 吴昌银,陈国兴,张启发,王石平,肖景华 |
70 | 水稻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的基因基础与调控机理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3 | 王石平,储昭晖,丁新华,张启发,孙新立 |
69 | 棉花种质创新及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3 | 张献龙,聂以春,朱龙付,郭小平,卢怀玉,刘立清,林忠旭,涂礼莉,杨国正,金双侠,杨细燕,邹勇,余宏章,袁道军 |
68 |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单位序5) | 特等奖 | 2013 | 袁隆平,石明松,邓华凤,卢兴桂,邹江石,罗孝和,王守海,杨振玉,牟同敏等 |
67 | 水稻抗旱基因资源挖掘和节水抗旱稻创制 | 国家技术发明奖(单位序2) | 二等奖 | 2013 | 罗利军,梅捍卫,熊立仲等 |
66 | 水稻抗旱基因鉴定和功能分析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13 | 熊立仲,胡红红,候昕,向勇 |
65 | 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良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应用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单位序2) | 一等奖 | 2013 | 李建生,严建兵,杨小红,陈绍江,张义荣,王国英 |
64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两系杂种选育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 湖北省科技发明奖 | 一等奖 | 2012 | 马朝芝,傅廷栋,高长斌,涂金星,沈金雄,文静 |
63 | 强优势多抗杂交棉新品种“华杂棉H318”的选育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2 | 张献龙,聂以春,朱龙付,林忠旭,郭小平,卢怀玉,杨国正,余宏章,涂礼莉 |
62 | 湖北省水稻区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单位序5) | 一等奖 | 2012 | 黄见良(排名第5) |
61 | 棉花体细胞离体遗传操作技术与控制理论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2 | 张献龙,杨细燕,金双侠,孙玉强,吴家和,涂礼莉,朱龙付,聂以春,郭小平,林忠旭 |
60 | 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生物学与计算化学研究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0 | 张红雨,纪洪芳,申亮,陈玲玲,孔德信,马彬广 |
59 |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9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1 | 杨光圣,万丽丽,张立武等 |
58 | 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基础剖析及两个数量性状位点克隆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11 | 邢永忠,张启发,何予卿,范楚川,徐才国 |
57 | 油菜硼高效利用机制与硼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0 | 徐芳森,鲁剑巍,鲁明星等 |
56 | 杂交中稻新组合华两优1206的选育及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0 | 牟同敏,李春海,徐俊英,徐才国,肖景华 |
55 |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品种“华油杂5号、6号和8号”的选育推广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9 | 杨光圣,刘平武,洪登峰,何庆彪,段志红,瞿波,梅方竹,李艳军,张琼英,邢君 |
54 |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的发现、研究与利用 |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2009 | 杨光圣,刘平武,洪登峰 |
53 | 三峡库区柑橘品种更新和高效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9 | 夏仁学,李国怀,伊华林,宋文化,谭 勇,胡世全 |
52 | 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华双5号的选育和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9 | 吴江生等 |
51 | 刺梨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离体培养及抗病性遗传机制 |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单位序2) | 二等奖 | 2009 | 文晓鹏,徐强,樊卫国,邓秀新,安华明,程运江,刘进平 |
50 | 芸苔属栽培种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新细胞学行为及新材料创建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08 | 李再云,刘焰,葛贤宏,华玉伟,马霓 |
49 | 棉花分子育种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发明奖 | 二等奖 | 2008 | 张献龙等 |
48 |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7 | 杨光圣,刘平武,洪登峰等 |
47 | 水稻抗病和抗病相关基因的发掘、分离、功能分析和应用研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07 | 王石平,储昭晖,张启发,徐才国,李香花 |
46 | 湖北西部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及其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单位序4) | 二等奖 | 2007 | 傅廷栋等 |
45 | 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6 | 邓秀新,伊华林,郭文武,夏仁学,孙中海,刘继红,彭舒昂 |
44 |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6 | 杨光圣,刘平武,洪登峰,何庆彪,段志红,瞿波,梅方竹,魏泽兰,甘莉,邹立成,涂勇,付玲,刘汉珍 |
43 | 玉米耐渍相关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分析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2006 | 张祖新,郑用琏 |
42 |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的发现、研究及应用 | 武汉市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6 | 杨光圣,刘平武,洪登峰,何庆彪,瞿波,魏泽兰,甘莉,段志红,邹立成 |
41 | 棉花细胞工程体系构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4 | 张献龙,聂以春,郭小平,吴家和,姚明镜,刘金兰,孙玉强,董新国,王武 |
40 | 克服水稻两用不育系临界温度升高的选育方法 |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单位序2) | 二等奖 | 2004 | 曾汉来,张端品,谢国生,姚方印,陶爱林,张志钰 |
39 |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创建、研究与利用 |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2003 | 杨光圣,傅廷栋,何庆彪,段志红,瞿 波,马朝芝,涂金星,李兴华,魏泽兰,甘 莉 |
38 | 应用基因图谱于水稻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03 | 张启发,邢永忠,徐才国,李香花,刘克德 |
37 | 芸苔属栽培种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遗传规律及新材料创建 | 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03 | 李再云 |
36 | 油菜小孢子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3 | 石淑稳,吴江生,周永明,余凤群,刘后利 |
35 | 超甜玉米—华甜玉1号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3 | 李建生,徐尚忠等 |
34 |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华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2 | 傅廷栋,杨光圣,涂金星,马朝芝,吴江生等 |
33 | 转基因耐贮藏番茄新品种—“华番一号”的选育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2 | 叶志彪,李汉霞等 |
32 | 用分子标记研究水稻基因组的基本结构以及形成和进化模式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02 | 王石平,张启发,刘克德,彭开蔓 |
31 |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优质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2 | 杨光圣 |
30 | 小孢子培养辅助选育优质、高产、抗(耐)病油菜新品种华双3号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1 | 吴江生,石淑稳,周永明,刘后利等 |
29 |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再育种“华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 | 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1 | 傅廷栋,杨光圣,涂金星,马朝芝,吴江生等 |
28 | 柑桔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创造及其在柚瘪籽果实生产中的应用 |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01 | 邓秀新,郭文武,伊华林,刘继红,夏仁学 |
27 | 玉米杂交种“华玉4号”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01 | 徐尚忠,李建生,李远春,熊秀珠,刘纪麟等 |
26 | 植物细胞抗衰老剂(PG) |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单位序2) | 三等奖 | 2001 | 陈葆棠,谢岳峰,张端品等 |
25 | 细胞工程辅助选育优质高产抗(耐)病油菜新品种华双3号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0 | 吴江生,石淑稳,周永明,刘后利等 |
24 |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单位序5) | 三等奖 | 1999 | 石明松,李泽炳,元生朝,朱英国,肖翊华等 |
23 | 转基因耐贮藏番茄材料的创建 |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99 | 叶志彪,李汉霞 |
22 | 云南稻种资源耐冷性广亲和性的遗传变异及遗传机制研究 | 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单位序2) | 三等奖 | 1999 | 戴陆园,陈 勇,林兴华,文国松,曾亚文 |
21 | 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1998 | 傅廷栋,李殿荣,杨光圣,李云昌,曾凡亮 |
20 | 一种细胞抗衰老剂(PG) | 武汉市人民政府发明奖 | 一等奖 | 1998 | 陈葆棠,谢岳峰,张端品,余毓君 |
19 | 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 | 武汉市人民政府发明奖 | 一等奖 | 1998 | 杨光圣 |
18 | 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系及其优质杂种的研究、选育与利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6 | 傅廷栋,杨光圣,杨小牛,吴江生,伍昌胜等 |
17 | 水稻光敏核不育性的遗传规律及利用途径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单位序2) | 三等奖 | 1996 | 雷建勋,靳德明,梅明华,李泽炳,杨书化,谢国生,万经猛 |
16 | 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华油杂3号等品种选育 | 亿利达科学技术奖 | 亿利达科学技术奖 | 1996 | 傅廷栋,杨小牛,杨光圣 |
15 | 甘蓝杂种一代华甘一号、华甘二号选育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单位序3) | 二等奖 | 1996 | 张文邦,李汉霞,叶志彪,张晓伟,杨保国 |
14 | 棉花品种抗虫性机制、遗传和抗虫品种选育研究 | 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1995 | 孙济中,张金发,刘金兰 |
13 | 甘蓝型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华杂2号”选育与应用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5 | 傅廷栋,杨光圣 |
12 | 甘蓝型油菜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品质育种方法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4 | 刘后利,周永明,吴江生 |
11 | 抗寒柑桔新品种“华农本地早”的选育与推广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94 | 章文才等 |
10 | 西藏大麦遗传多样性评估 | 国际科学基金奖 | KING BAUDOUIN | 1994 | 张启发 |
9 | 湖北省科技兴农中科教队伍建设研究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1994 | 孙济中等 |
8 | 光敏核不育水稻在发育与育性转换中两个光周期反应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单位序2) | 三等奖 | 1994 | 张自国等 |
7 | “国庆一号”极早熟蜜桔新品种推广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3 | 章文才等 |
6 | 柑桔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与研究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93 | 章文才等 |
5 | 无病毒脐橙朋娜、纽荷尔新品系的引种推广 |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1993 | 章文才等 |
4 | 棉属远缘杂交的理论及野生种质转育的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92 | 刘金兰,孙济中,聂以春 |
3 | 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及其遗传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92 | 谢岳峰,张端品,余功新,林兴华 |
2 | 荻、芦的植物学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1992 | 章荣德等 |
1 | 芸苔属种间可交配性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1992 | 孟金陵,吴江生,程必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