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天沐子 陈汉唐)2025年5月20日,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研讨会。水稻团队全体师生齐聚,通过前沿学术报告、趣味活动分享,共同探索作物遗传改良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发展方向。
会议伊始,由李一博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李威作学术报告。他分享了水稻品质及相关基因研究的最新突破:团队利用大规模田间自然高温开展遗传分析,成功发现首个控制水稻品质耐热性的关键基因QT12。在高温环境下,QT12与上游蛋白转录复合体形成“双生锁”,稳定稻米品质和产量,为水稻高温优质高产提供全新分子机制与育种策略。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获《科学》(Science)专文评述推介。此外,李威还分享了《细胞》(Cell)投稿心得,为团队后续文章投稿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也让在场的科研人员深受启发。

李威进行学术成果分享
报告引发热烈讨论,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就该基因的演化与分布、功能与应用等问题与李威深入交流。张启发院士高度评价该成果,肯定其学术突破和对育种实践的支撑作用,同时鼓励团队继续深耕科研,助力我国农业发展。
学术报告后,博士研究生向依萌总结前期开展的“全粒以赴14天谷物升级计划!”挑战活动。该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推进“主食全谷化、黑米主食化”。活动设计了定期打卡机制,参与者需在14天内累计10天完成每日健康餐打卡。该活动将科学理念和知识融入生活日常,帮助大家理解全谷物在营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

向依萌对打卡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参与人员打卡照片
活动现场,张启发院士为挑战成功者颁发纪念品,鼓励师生们积极践行全谷物膳食理念。博士研究生王鸿恺和硕士研究生蒲静娴分享参与心得。王鸿恺称赞黑米品种“华墨香”美味又健康;蒲静娴分享自身从初次尝试到主动推荐的经历,成功带动更多人加入 “黑米主食化” 行列,推动科研成果切实融入日常饮食生活。

张启发院士为活动挑战成功者颁奖

蒲静娴分享活动心得
未来,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水稻团队将继续探索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汇聚师生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推动作物遗传改良技术在水稻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审核:唐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