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沿革
  • 01

    1954-1992

    源清流洁

    1954

    华中农学院设立作物遗传育种教研组

    华中农学院设立果树学教研组

    1986

    学校成立了生物技术协调委员会

    1991

    学校打包生物技术中心、遗传育种教研室和果树学教研室,以“植物遗传改良实验室”名义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2

    3月27日,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边建设边运行,谢岳峰任实验室首届主任,刘后利任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 02

    1992-1996

    创业维艰

    1994

    10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陆续搬进新实验楼“小白楼。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

    实验室论文首次登上国际著名期刊,张启发课题组论文“Using bulked extremes and recessive class to map genes for photoperiod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1995

    5月,傅廷栋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至1996年,张启发和邓秀新相继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1996

    实验室筹资28万元建设的“小白塔”落成,水电这一长期困扰研究工作的大问题得以解决。

    “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优质杂种的研究、选育与利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参加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以黑马的姿态获“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班子、学术委员会换届,谢岳峰任实验室第二届主任,孙济中任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提出,要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的方向,跻身国际舞台,从理论与应用角度做出一流工作。

  • 03

    1997-2005

    世纪跨越

    1997

    12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启发向李岚清汇报了实验室情况和下一步的打算。

    叶志彪课题组研发的可以贮藏40-50天的转基因番茄“华番一号”通过品种审定,并以“百日鲜”为商品名获得商业化许可,成为国内第一例获准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

    1998

    刘后利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9

    张启发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1月,农业部聘任张启发担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

    11月18-19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傅廷栋任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启发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傅廷栋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9月,农业部批准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设“国家农作物分子生物技术育种中心”,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大楼(分子楼)建设。

    8月,科技部批准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2000年课题--主要作物功能基因组和转基因研究(筹建武汉基因研究中心)立项。

    2001

    10月30日,张启发应邀在中南海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作转基因知识的报告。朱镕基、李岚清、钱其琛、吴邦国、温家宝、罗干、吴仪等参加了讲座。

    稳定发展的实验室迎来了2001年第二轮全国生物科学类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40多所参评实验室里名列第一,获得“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吴江生课题组完成的“小孢子培养辅助选育优质、高产、抗(耐)病油菜新品种‘华双3号’”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

    9月22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首届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及作物遗传改良国际学术会议”召开。来自美国、英国等8国的140多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

    科技部批准由华中农业大学承担“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项目,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正式成立。

    傅廷栋课题组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华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3

    5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搬进新落成的建筑面积为6200平方米的分子楼。

    2004

    3月,科技部批复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兴建7000平方米实验楼。

    8月20日,以张启发为大会主席的第五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在我校召开。

    12月,科技部举办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启动20周年纪念。活动当中,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先进集体金牛奖、张启发获先进个人金牛奖、时任实验室专职副主任的章荣德获管理人员金牛奖。在本次表彰中,全国仅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荣获三头金牛。

    2005

    5月,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建设项目-“基因楼”竣工,实验室内部调整搬迁。至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13200平方米。

  • 04

    2006-2015

    气象峥嵘(一)

    2006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2007

    邓秀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月,每4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油菜大会在中国武汉举行,大会由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承办,傅廷栋担任大会主席,参会代表包括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20多位专家、学者。

    2008

    10月,第11届国际柑橘学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邓秀新任会议执行主席,共1150名专家、学者与会。国际柑橘大会授予邓秀新“国际柑橘学会荣誉会员”称号。

    2010

    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校视察。张启发在基因楼的报告厅为刘延东一行介绍了转基因水稻研究的进展,并就振兴我国民族种业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刘延东勉励实验室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农业科学研究基地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2011

    6月1日,实验室主任张启发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代表湖北省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汇报了生物产业的发展状况。

    由于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996年、2001年、2006年连续三次获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从而获得一次免评机会,2011年仍获“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2012

    实验室隆重纪念建室20周年,《激扬与追求——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0周年纪事》一书出版。

    6月25日,第二综合实验楼项目开工奠基,总建筑面积为26392平方米(含地下4989平方米)。

    9月,张启发课题组论文“A killer-protector system regulates both hybrid sterility and segregation distortion in rice”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该研究发现一组三个基因是水稻杂种不育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许多杂交水稻品种无法将它们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一种模型,认为在所有水稻品种中都存在的杂种不育现象,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对作为主要食物储备的水稻进行遗传改良。

    2014

    5月15日,傅廷栋院士入选“大地之子——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2015

    3月2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基地入选科技部2014年度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4月初,实验室喜搬新大楼。

  • 05

    2016-2021

    气象峥嵘(二)

    2016

    1月7日,纪念我室第一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创始人之一刘后利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我室六楼会议室举行,学校领导、校内外学者、我校师生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

    5月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调研组一行来校,就“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进行专题调研。

    2017

    3月,科技部公布生命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我室以农业组第一名再获“优秀”,成为连续第5次获评“优秀”的极少数实验室之一。

    2018

    9月8日,张启发院士同李家洋院士、袁隆平院士一起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以奖励他们系统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2019

    11月18日,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张献龙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0

    6月,严建兵受邀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Genomics and Epigenomic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n Plants”的综述文章,从方法学的角度总结归纳了快速发展的单细胞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前沿技术,并总结和展望了该技术在回答植物生物学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思路和进展。

    11月,傅廷栋荣获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的2020年“感动甘肃•陇人娇子”。

    11月9日,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上,张献龙获“中国作物学会2020年度杰出人才奖”。

    2021

    5月19日,英国皇家学会在官网发布简报"CLIMATE CHANGE : SCIENCE AND SOLUTIONS",相关文章将绿色超级稻项目引为案例。

    8月27日,殷平课题组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SAM-mediated assembly of mitochondrial TOM core complex”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线粒体外膜TOM转位酶复合体组装的分子机制。

    11月16日,由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国际作物科学高端论坛在线举行,来自6个国家15位作物和植物知名学者共同探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作物遗传改良和可持续农业解决方案的进展,为应对作物学科的全球挑战提供高效协作的方案。

    12月11日,JC学术沙龙(Journal Club)第300期特别活动暨十周年纪念庆典举行。

  • 06

    2022-

    更远征程

    2022

    3月25日,《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严建兵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李建生和杨小红团队的研究论文“Convergent selection of a WD40 protein that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maize and rice”。研究发现玉米KRN2和水稻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并通过全基因组选择分析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遗传规律。该研究为作物驯化的机理解析和未来作物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4月2日,严建兵教授获“刘易斯·斯塔德勒中期职业生涯奖”。

    4月29日,成立华中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总支,和希顺同志任党总支书记。

    5月,作为全国首批(标杆)实验室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由原名称“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

    6月28日,张献龙领衔完成的“棉花基因工程技术创新与育种应用”获得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奖。

    10月13日,代明球、李林课题组联合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峰课题组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role of transposon invertedrepeats in balancing drought tolerance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in maize”的研究长文,利用多组学和基因编辑策略,详细阐述了玉米产量和抗性平衡的遗传与分子机制,为玉米高抗高产精准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优异基因资源。

    10月27日,兰彩霞荣获第二届Carlotta Award(卡洛塔奖)国际女科学家奖,这是该奖项自2018年设立以来,首次授予中国女科学家。

    11月28-30日,实验室主办的“第七届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改良国际学术会议-基因组育种”在线召开,来自7个国家的30位专家分享了作物基因组育种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等最新科研进展。在线参会人员6000多人,点击1万7千多次。

    2023

    1月12日,我室严建兵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杨小红教授、李建生教授联合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入选2022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该成果是本次农业科学领域唯一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成果。

    2月13日,李霞教授当选新一届美国大豆基因组执行委员会的国际委员,任期四年,同时也是第一位来自亚洲的委员。

    3月2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团队、中国农业大学于菲菲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等8家科研单位的学者们协同攻关,首次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耐盐碱调控基因,通过对该基因的操纵,可以显著提高多种作物的盐碱耐受性。该成果发表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上。我室欧阳亦聃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3月29日,成功举办实验室成立30周年庆典暨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5月30日,严建兵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6月,严建兵教授团队成果获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9月,张献龙教授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1月22日,张献龙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月1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严建兵团队联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Jeffrey Ross-Ibarra团队的研究论文。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玉米起源模型,发现小颖大刍草亚种和墨西哥高原大刍草亚种同为现代玉米的祖先,修正了玉米单一起源于小颖大刍草亚种的假说,证明了墨西哥高原大刍草亚种对现代玉米表型变异的重要贡献。该研究为理解人为机制对作物驯化起源的影响提供了良好范例,并为利用野生资源进行作物遗传改良奠定重要理论基础。